2019/06/24
發展農村能源,是踐行農業綠色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有力抓手。近日,四川省農村能源建設助推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在南充市西充縣召開,總結2018年全省農村能源工作,深入交流機構改革后農村能源建設的思路和措施,并研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和2019年工作,旨在扎實推進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加快轉型發展,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省農村能源系統抓住戶用沼氣向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和規模化沼氣工程轉變的機遇,探索走出了一條適合四川實際的農村能源轉型升級發展之路,推動全省初步實現了生態農業和現代畜牧業的融合發展。據統計,目前全省農村沼氣用戶保有量601萬戶,占全國總量的1/7,居全國第一;成功實現戶用沼氣由建設為主向管護為主的轉變,全省各類沼氣工程保有量達到7000余處,總池容達到170萬立方米;農村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總池容達到553萬立方米,居全國第一,沼氣工程質量和數量實現雙提升;推動農村沼氣碳減排項目開發,開發規模全國第一、國際領先;2012年以來累計在全省貧困地區建成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231處,新村集中供氣工程1038處,民族地區戶用沼氣7.8萬口,推動貧困群眾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近50萬農民受益,以沼氣為紐帶的循環農業示范成效顯著。
會議強調,今后一個時期是全省農村能源提質增效、轉型發展、職能拓展的重要機遇期。要圍繞生態環保、綠色發展、脫貧攻堅、人居環境等重要工作,著力建設高質量沼氣項目工程,穩步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技術服務水平,促進農村能源事業持續發展。